光催化-CO2为碳源实现芳香C-H(SP3)活化与羧基化

  • A+

(编辑:刘 阳)

自工业革命以来,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,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升高,结果造成温室效应日益增强。

 据统计,工业化以前全球年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278ppm(1ppm为百万分之一),而2012年全球年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393.1ppm,到2014年4月,北半球大气中月均二氧化碳浓度首次超过400ppm。CO2,主要温室气体。随着过去半个世纪以来,以CO2为C1碳源的绿色有机合成迅速发展,例如CO2转为碳酸酯,氨基甲酸酯,加氢制甲醇,还原CO等方法。

CO2在热力学具有高度稳定性,因此直接反应难度较大,通常是先要对CO2活化,近些年来,随着电催化,光催化的发展,为CO2的有机反应提供了一定反应环境,使得其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。

C-H(SP3)杂化与羧基化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课题,近日,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研究人员使用2,4,5,6-四(9-咔唑)-间苯二腈(4CzlPN)作为光催化剂,三异丙基硅硫醇作为氢原子转移催化剂(HAT),以乙苯为原料,CO2氛围下,可见光催化下,通过苄基卡宾质子化后得到羧酸,最终以中高等产率获得苯基丙酸,整个光催化体系中没有金属参与,没有电子牺牲体与电子受体,并且该催化体系适合多种底物范围,该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《J.Am.Chem.Soc》。DOI: 10.1021/jacs.9b05360

作者首先尝试了在4CzlPN作为光催化剂下,不同硫醇物作为HAT催化剂对实验的影响,结果证明以三丙基硅硫醇作为HAT1介入下,反应开始有了转化但产率较低,随后,作者发现当反应产生红外光时,反应收率较低,降低温度并使用蓝光  (LED)反应产率得到了提高。

为了研究CO2压力的影响,通过气球,2atom至5 atom ,产率也随着提升。 最后摸索到了实验的最佳条件。

随后作者考察了底物对反应的影响,事实证明,在多种2-芳基丙酸产物下,含有相同取代基下,间位和对位表现了更好的收率与选择性,例如对位甲基导致苄基自由基还原电位增加,   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邻位甲基苯基丙酸拥有最差的表现,而对位却是优异的结果。

但醛,酮,或溴碘取代的底物对上述解释不在适用,无论烷基链长度与取代位置,均给出了一定的产物产率。在底物中存在不止一个苄基C−H位点的情况下,仅形成一元羧酸,其中使用二苄基和9,10二氢蒽的反应比使用乙酰环烷和9,10-二氢蒽三酮(2R、2S、2T和2U)的反应更好。异芳烃苄基位置的羧基化反应也进行得很好:3DPAFLPN作为光敏剂分离出42%的2-噻吩-2-基)丙酸,4CZlPN促进2-乙基苯并呋喃的羧基化反应得到85%的2-苯并呋喃-2-基)丙酸(2v)都证明了这一点。

为了研究反应的机理,证明自由基在反应过程占据主导,作者加入了2,2,6,6-四甲基-1-哌啶氧基(TEMPO)作为自由基捕捉剂,结果证明,当存在自由基捕获时,反应没有转化与收率,表面在反应过程中存在自由基。使用氘代实验,D-DMF介入下,产物未收到D 峰,说明DMF 的氢不参与反应,物料的氢转移不可逆。

另外,在分子内和分子间竞争实验中观察到动力学同位素效应,表明C-H键断裂参与了速率决定步骤。

作者在脂肪族苄基光催化发现,4CzlPN光催化剂存在 其中的一个氰基被苄基取代,产生4CzBNPN的情况,并给出一个质子,与硫醇HAT接收后,进行氢转移过程,并产生自由基分子,以乙苯为例,可见光通过单电子转移激发4czpebn*(e1/2(p+/p*)=+1.19 v vs sce,)的还原性猝灭产生硫醇自由基阳离子R-SH•+(r=IprSiSH),以及光敏性的还原形式。即4CzBNPN•−。随后,R-SH•+脱羧得到亲电噻吩自由基R-S•(bde(s-h)=88.2 kcal·mol−1),进一步从乙苯(BDE(C-H)=85.4 kcal·mol−1)的苄基位置提取氢原子以关闭有机催化循环并生成苄基丙酸。

因此,可见反应过程中,硫醇自由基参与了氢原子转移,而促使苄基自由基生成,从而CO2得以与CO2反应,产生苯基羧酸。

在整个反应中,我最大的印象是 4CzlPN这种非金属光敏剂的应用,对于不同光敏剂搭配不同自由基产生剂,例如硫醇,TBHP等,是不是又会有新的发现呢,最后作者的机理部分研究的很漂亮,虽然没有DFT的介入计算,但是从自由基角度推测,还是很漂亮的工作。


weinxin
我的微信
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

发表评论

目前评论:0